益智親子遊戲99個-4

 

25.好玩傳聲筒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2個紙杯、1根線

  玩法:在2個紙杯的底部,各用針線穿一個小孔,用一條長約60厘米的線串起來;

媽媽和寶寶各拿一個杯子,用互通電話的方式傳遞各種聲音。

  寶寶學會:對聲音產生敏感

  小貼士:在玩的時候轉過身,兩人彼此看不見,增加傳聲的神秘感。

26.稱米學重量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2個空飲品紙盒,一支竹竿、一條繩子

  玩法:把飲品紙盒的頂部剪去,掛一條繩子在竹竿上,繩子的兩端綁著2個紙盒;

讓寶寶把米分別放進2個紙盒內,哪一邊墜下,就在另一邊加米。

  寶寶學會:觀察和比較物件的重量

  小貼士:媽媽把住竹竿,讓寶寶來加米。

27.撿棒棒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筷子20支

  玩法:媽媽把20支筷子放在掌心,然後放手,筷子會散落在桌上;然後鼓勵寶寶

把筷子一根一根撿起來,但要求寶寶不能碰到其他的筷子。

  寶寶學會: 手眼協調

  小貼士:媽媽在進行這個遊戲時,請注意寶寶不要被筷子碰到眼睛、鼻子等地方。

28.洗碗遊戲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寶寶自己的餐具、小盤

  玩法:媽媽把寶寶的餐具放到小盤中,並給寶寶一塊布,鼓勵寶寶自己動手洗碗。

  寶寶學會:做家務

  小貼士:媽媽在進行這個遊戲時,避免給寶寶玻璃的餐具,以免不小心情況出現時,

弄傷寶寶的小手。

29.打雞蛋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用具:雞蛋攪拌器、雞蛋、大碗

  玩法:媽媽先示範打雞蛋的動作,然後引導寶寶嘗試打雞蛋。

  寶寶學會:手眼協調

  小貼士:媽媽可以把攪拌器換成筷子或者湯匙,讓寶寶嘗試不同的工具。

30.叮叮噹噹的聲音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廚房用品

  玩法:媽媽為寶寶演示切菜、炒菜、洗菜、刷鍋碗等的動作、聲音。提醒寶寶注意

聽各種聲音的區別。然後請寶寶到廚房外面仔細聽,請他猜一猜聽到的是

什麼聲音。

  寶寶學會:辨別不同的聲音

  小貼士:媽媽在這個遊戲進行時,可以請寶寶形容一下聲音有什麼不同。

31.我幫媽媽洗衣服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全家的衣服

  玩法:媽媽洗衣服的時候請寶寶幫忙,把淺色的衣服放在一起,深顏色的衣服

放在一起;還可以讓寶寶看看爸爸媽媽的衣服比寶寶的大。

  寶寶學會:認識大小和分類

  小貼士:寶寶也許還不明白淺色和深色的區別,媽媽可以說出具體顏色來指導他,

比如:“寶寶把紅色的衣服放在這裡,綠色的衣服跟紅色的放在一起。”

32. 冰箱尋寶行動

  適合年齡:2歲半以上

  用具:廚房的冰箱

  玩法:媽媽先打開冰箱,讓寶寶看看裡面東西的分布情況;然後把部分的東西從

冰箱拿走;再次打開冰箱問問寶寶“什麼東西”不見了?

  寶寶學會:觀察和記憶

  小貼士:媽媽開始時把範圍縮短,不需要整個冰箱。待寶寶喜歡了這個遊戲後,

可以逐漸擴大範圍。

33.用鹽來畫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適合年齡:3歲

  用具:鹽、蠟筆、雙面膠紙

  玩法:抓一把鹽,用蠟筆在鹽上加色,然後剪一段雙面膠紙,撕去膠把有色的

鹽貼附在撕去紙面的膠紙上,這條雙面膠紙就形成了美麗的圖案。

  寶寶學會:發揮想像

  小貼士:讓孩子幫忙清理地方,培養責任感。

雅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益智親子遊戲99個-3

不要再把廚房當成寶寶的禁地,既然他對這裡充滿了好奇,那麼何不用吸引他興趣的鍋碗瓢盆、瓶瓶罐罐讓他徹底過個癮? 

17.炊具音樂會

  適合年齡:10個月以上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用具:廚房裡的鍋、碗、瓢、盆各準備幾個。

  玩法:把準備好的鍋碗等東西反轉放在桌子或地上,然後給寶寶用筷子或調羹,

讓寶寶盡情的敲打。

  寶寶學會 :認識聲音

  小貼士:媽媽可以在寶寶打的時候加點音樂背景,並給寶寶節奏的訓練。增強寶寶

的音樂感。

18.倒水遊戲

  適合年齡:1歲半

  用具:水、量杯

  玩法:把各種大小的杯子給寶寶;鼓勵寶寶用杯子裝滿水,並倒進一個大鍋中。

  寶寶學會: 手眼協調

  小貼士:在指定時間內看寶寶能完成多少的量。

19.舀豆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適合年齡:1歲半

  用具:2個小碗、湯匙、各種大小的豆子

  玩法:先把各種豆子分類放碗;媽媽拿著湯匙示範舀的動作,並鼓勵寶寶嘗試去舀。

  寶寶學會:手眼協調

  小貼士:媽媽在這個遊戲的時候,請注意不要讓寶寶誤吞豆子。

20.米缸尋寶

  適合年齡:1歲半以上

  用具:家裡的米缸、各種小物件(鑰匙、小玩具車、湯匙等)

  玩法:媽媽首先教寶寶各種小物件的名稱;然後把東西放進預先準備的米缸中;

再勵寶寶用手去摸米缸中的物件,並說出摸到了什麼。

  寶寶學會:用手去感覺事物

  小貼士:媽媽在這個遊戲進行的時候可以增加難度,要求寶寶把眼睛蒙上。

21.錫紙立體畫

  適合年齡:1歲半以上

  用具:錫紙一張、沒有煮熟的粗麵條、大的盤子

  玩法:媽媽先把麵條剪成約20厘米長,並放在大盤上;鼓勵寶寶用麵條做出自己

喜歡的造型,然後把錫紙放在麵條上;讓寶寶在錫紙上根據麵條的位置用手

指描繪,一張錫紙立體畫就出現了。

  寶寶學會:靈活運用手指

  小貼士: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認知程度鼓勵寶寶做出更有形態的造型。

22.分水果

  適合年齡:1-3歲

  用具:一些常見的水果(如蘋果、香蕉、橙等)、一個籃子、玩偶

  玩法:將一個盛著各種水果的籃子放到孩子的面前,再拿出一些玩偶,由媽媽抱著,

然後對孩子說:“大熊要吃蘋果,寶寶請你幫它拿一個。”隨意說出籃子內的水果,或叫孩子拿不同的水果。

  寶寶學會:認識水果,學會分享

  小貼士:當孩子熟悉遊戲玩法後,可增加水果的種類;也可以角色互換,由孩子

發出指示。

23.粉團小師傅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適合年齡:2歲

  用具:粘米粉、麵粉和水

  玩法:可幫忙用粘米粉、麵粉,加入適量的水,搓揉成一個柔軟的小粉團,然後讓

孩子試著用手在桌面上任意搓揉,發揮創意。

  寶寶學會:卷、搥、壓、拍、打、搓、拉等動作

  小貼士:不必太在意最後的成品,只要鼓勵寶寶多嘗試就可以了。

24.好味指點點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廚房的調味料。鹽、糖、醋、醬油等

  玩法:媽媽先準備好以上的調味料,並放置在小碗中;然後指示寶寶用手指摸一下

調味料並放進嘴巴嘗試味道,同時告訴寶寶這個調味料的名稱;再給寶寶蒙

上眼睛,叫寶寶用剛才的方式來試味道,然後說出是什麼。

  寶寶學會:辨別各種味道的特有性

  小貼士:在遊戲過程中,討論材料的味道,但是不要談論顏色,讓寶寶能全神貫注

辨別味道。注意每嘗試過一種味道,讓寶寶喝口水。

雅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益智親子遊戲99個-2

 

9. 呼拉圈汽車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一個呼拉圈

  玩法:用一個呼拉圈,套在媽媽與寶寶之間,模擬架車行駛。如果人多的話更可以

分成小組比快。

  寶寶學會:合作溝通

  小貼士:配合遊戲,放置在地上的雜物和先行移走,擴大寶寶“行走”的空間。

10.定力考驗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玩法:請寶寶做不同的活動,如假裝抹窗,或者請他繞圈走動,不過當你一聲令下,

就要立刻停止不動,維持剛做著的姿勢。家長可以拍手或用其他方式喊停。

  寶寶學會:根據指令做動作

  小貼士:遊戲人數可以較多,增加刺激和、趣味性。

11.袋中尋寶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深色布袋、篩子、鑰匙、小圓球

  玩法:把篩子、鑰匙、小圓球等3種東西放入布袋裡,然後叫孩子把其中

一種拿出來。

  寶寶學會:用觸覺進行判斷

12.凌空飛人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玩法:爸爸和寶寶面對面站著,接著抓起他的雙手,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各繞轉一

圈。當寶寶適應後,可轉到兩圈、三圈,循序漸進,慢慢增加圈數。

  寶寶學會:感受旋轉

  小貼士:抓住寶寶手腳的動作不要太粗魯,以免寶寶的關節受傷。同時,轉的速度

和方向要注意平衡的原則,不要偏向某個方向,這樣整個前庭系統的發展

才會平衡。需要注意寶寶的反應,若寶寶哭或十分恐慌,應暫時停止,同

時了解原因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13.踏步走直線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膠紙、繩或顏色帶

  玩法:用繩子在客廳的地上拉一條直線,並以膠紙緊貼牢固。向寶寶示範以腳跟碰

腳尖的方法交互前進,雙手可以向左右張開以保持平衡,或手持物件前進;

除了直線外,前進的路線也可按孩子的能力設計成彎彎曲曲,中途更可加設

障礙,增加遊戲的趣味。

  寶寶學會:平衡和協調身體

  小貼士:不要預設太多目標而影響寶寶的興趣。

14.客人來了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玩具茶具(過家家遊戲中的餐具)

  玩法:媽媽扮演客人的角色,來寶寶家串門;讓寶寶開門,然後給客人倒杯茶;

鼓勵寶寶跟客人談話。

  寶寶學會:社交能力

  小貼士:媽媽可以多做幾次示範給寶寶知道如何有禮貌的接待客人。

15.用腳取空罐

  適合年齡:3歲

  用具:一個果汁空罐

  玩法:把果汁空罐倒放在地板上,寶寶坐在地上,雙手觸地支撐身體平衡,用兩腳

尖將空罐豎立起來。

  寶寶學會:靈活運用雙腳

  小貼士:方形的物件往往較圓形的物件易於拿取,所以不妨以方形的盒子例如紙包

 飲品,來替代空罐,從而減低難度和增加孩子的成功感。

16.踢坐墊

  適合年齡:3歲2

  用具:數張坐墊

  玩法:寶寶先躺在沙發上,雙腳舉高。爸爸把第一個坐墊放在寶寶的腳掌上,

讓寶寶以雙腳撐著坐墊後數“1、2、3”,然後把坐墊用力踢走。

  寶寶學會:身體的平衡和耐力

  小貼士:這個遊戲能訓練孩子的堅持力和忍耐力。由於遊戲要求父母把坐墊平衡地

放在孩子腳掌上,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要充分合作。

 

雅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益智親子遊戲99個

寬敞的空間,光滑的地板,簡直就是為了寶寶遊戲而設置的。那麼,千萬不要浪費,一定要利用利用再利用,玩個夠本!

 

1.聽指令做動作

  適合年齡:6個月以上

  玩法:家長面對寶寶,發出簡單的指令,如叫他拍拍手,搖搖頭,或伸出舌

           頭笑一笑等,一面說一面親自示範給他看,要是寶寶的年齡可了解

           說話的內容,家長可說話,不作示範。

  寶寶學會:理解語言

  小貼士:家長可逐漸為內容增加難度,如吩咐孩子替爸爸取報紙、外出時取

            自己的外套等。

2.分水果

  適合年齡:1歲以上

  用具:常見的水果(如蘋果、香蕉、橙等)、一個籃子、玩偶

  玩法:將盛著各種水果的籃子放到寶寶的面前,再拿出一些玩偶,由媽媽抱

          著;然後對寶寶說:“大熊要吃蘋果,寶寶請你幫它拿一個XX。

          ”隨意說出籃子內的水果,或叫寶寶拿不同的水果。

  寶寶學會:認識水果

  小貼士:當寶寶熟悉遊戲玩法後,可增加水果的種類以增加遊戲難度。

3.推小球

  適合年齡:1歲以上

  用具:一只小球

  玩法:和寶寶對坐,玩推球的遊戲。

  寶寶學會:平衡和手眼協調

  小貼士:根據寶寶的能力,把推球的距離縮短或加長,幫助寶寶肌力的發

            展。

4.天氣報告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玩法:每星期抽一晚時間,跟孩子來個深情對話,報告內心世界;互相講出

          令自己開心的事情(晴天)、疑惑的事情(陰天)、不滿的事情(雨天);

          並且對改變自己心情提出新建議。

  寶寶學會:說出內心感受

  小貼士:家長也要向寶寶講出內心感受,並且如果寶寶突然不想講,千萬別逼他。 

5.日曆的秘密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客廳掛著的日曆

  玩法:準備一個大日曆,與孩子一同看日曆,了解日期和各種節假日等。

  寶寶學會:時間概念

  小貼士:日曆的內容博大精深,要按孩子的興趣和理解力,選擇寶寶應學的

            範圍,切勿過分灌輸。

6.車子跑得快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各種各樣的玩具汽車

  玩法:與寶寶一同玩玩具車時,與寶寶討論:怎樣可以推得最遠?鼓勵孩子

          就這個難題作假設,然後按自己已有經驗作邏輯推理。如:要車子推

          得最遠,第一應該……然後應該……,看假設是否成立,再和孩子討

          論和總結。

  寶寶學會:邏輯推理

  小貼士:提出讓孩子發現和要解決的問題須符合孩子的能力,既能挑戰孩子

            的思考,又不會因太困難不成功而產生挫敗感。

7.二人三足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繩子

  玩法:把繩綁在媽媽和寶寶的腳上,一起向預定的終點進發;走的時候可以

          叫1、2、1、2的口號,促進兩個人行動一致。

  寶寶學會:互相合作

  小貼士:在客廳進行,儘量搬開雜物,以免在遊戲進行時不慎撞傷。

8.扭腰踏步小舞步

  適合年齡:2歲以上

  用具:音樂

  玩法:先教孩子基本動作,如扭扭腰、踏踏腳、轉個圈等,孩子熟練後,隨

          著音樂旋律節拍跳出以上動作。

  寶寶學會:跟著節奏跳舞

  小貼士:讓寶寶跟隨音樂自由發揮,不用拘泥於動作。

文章標籤

雅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培養新生兒良好生活規律

 

 嬰兒剛出生的時候,基本沒有什么生活規律,日夜不分,睡眠短暫,隨醒隨吃。但是隨著他逐步長大,父母要從吃、睡和大小便等方面逐步培養其生活的規律性,為其長遠發育成長打好基礎,這是新手爸媽的一項必要任務,也是一項不輕鬆的任務。 一般當寶寶長到3個月大左右,才開始漸漸地能夠區分白天和黑夜。但如果此時期就勉強寶寶適應大人們的生活節奏,往往很大了也不能區分,甚至發生晝夜顛倒。總之,當寶寶3個月大時,如果想要明確哺乳時間間隔,明確寶寶的睡眠時間,形成一定的生活規律,可以試著按照下面的方法進行:(對於1、2歲的寶寶,也是適用的。)

培養新生兒良好生活規律

(1)每天早晨在同一時間(比如早晨6點~7點之間)叫醒寶寶。

(2)起床後,讓寶寶感受早晨的陽光。幫助寶寶認識"早晨"。對於無論如何都起不來的寶寶,可以在起床前一點點地調亮房間的光線。

(3)進行早晨的"儀式",如洗臉、換衣服等。關鍵要養成習慣。

(4)晴朗的日子裡,在午前或午後可以適量地安排戶外散步。不方便散步時,可以在陽台或庭院裡曬曬太陽。幫助寶寶認識"白天"。

(5)白天盡量安排活潑一些的遊戲,夜晚則盡量安排安靜些的遊戲。

(6)晚飯和輔食盡量要在晚上7點半之前完畢。

(7)洗澡最遲要在睡覺的1個小時之前進行。

(8)夜晚睡覺時關閉不必要的電器,使寢室保持黑暗安靜。

(9)進行睡覺前的"儀式",如換睡衣、刷牙、講故事、聊天等。養成睡覺前的這些習慣,幫助寶寶認識"夜晚"。

(10)每天盡量在同一時間進入寢室,關閉電器,使房間變得黑暗。

(11)最好有爸爸媽媽陪伴寶寶睡覺,有利於減少寶寶對睡覺的恐懼。

(12)每天安排2小時左右的午睡。然而,午睡時間的長短是因人而異的,媽媽們最好一邊觀察是否對夜晚的睡眠有影響,一邊來調整適合自己寶寶的午睡時間。如果孩子不想午睡,盡量讓她做些安靜的事,比如看書、畫畫,這也是休息的一種形式。

(13)將夜晚睡眠的時間與早晨起床的時間形成一定的比例關係。如果入睡時間略微錯後,則起床時間也可以略微後延。

(14)儘管因人而異,總的來說,冬季的睡眠時間要長於夏季。冬季如果讓寶寶在與夏季相同的時間起床,寶寶們往往會非常抵觸,所以需要媽媽們根據自己寶寶的情況,在不同季節,適當調整睡眠的時間。

一般來說,在寶寶3歲之前,如果能一直保持一定的生活規律,這就將成為他的基本生活規律,幼兒期節奏混亂的生活狀況也就將得到控制和減少。

相反,如果不從小就幫助寶寶形成一定的生活規律,長大些後即使再想調整也為時已晚了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媽媽育兒網

文章標籤

雅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寶貝0至3歲身心發展】

 

「腦」是人體的控制中心。對嬰幼兒來說,腦部發育也和語言、肢體等能力發展的關係密不可分。因此,當我們談到0至3歲的嬰幼兒身心發展歷程,主要會同時從「腦部和心智發育」以及「肢體發展」這兩大面向來看。

 

0至1歲前 

腦部&心智發育
這個階段孩子正在發展「單獨的感官」,當寶寶出生後,腦部各區域的神經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刺激,運作也愈來愈活躍,無論是眼睛看、耳朵聽、嘴巴嚐、鼻子聞,收到訊息後會傳回大腦,再開始進行神經連結的工作。

雖然此時大腦尚未發揮良好的協調性,但照顧者倘若從小給予孩子各式的刺激,能夠幫助孩子的左右半腦順利連結,在還未學會說話前,最明顯的進步會表現在愈來愈多的肢體動作上,到6~7個月大的時候,寶寶開始會發出「ㄅㄚ」、「ㄇㄚ」的語音,偶爾也會冒出一些單音節的字彙。

 

肢體發展
1歲以下的孩子,在肢體發展上最顯著的進步是擁有「轉位」能力,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張旭鎧說明,寶寶從4個月大脖子開始變得硬挺,之後漸漸可以抬頭張望,接下來7個月大學會坐、8個月大很愛爬,寶寶從只能躺著逐漸進步到能在平面上位移,也發展出愈來愈多肢體動作。

然而「七坐八爬」一直是家長特別關注的焦點,有時我們也會耳聞跳過爬行直接學站的例子,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外在刺激很重要,即便孩子已經懂得站立,仍限制他要繼續爬行,反而會讓自然的發育進程變得遲緩。

張旭鎧老師提醒:「爬行是平面位移活動,肢體的確能得到許多刺激,但站立是三度空間,不同高度會帶來更寬闊的視野,獲取的刺激是截然不同的全新體驗。與其刻意限制孩子,家長倒不如放寬心,順應他自然的發展步調。」

嬰兒床邊的黑白圖卡
近來有許多新手爸媽,聽聞在嬰兒床邊貼黑白圖卡對寶寶發育有幫助,便紛紛仿效這個作法。對此,張旭鎧老師說明:「剛出生時,人類的視覺神經細胞尚未發育完全,卻可以從明暗對比強烈的圖像得到刺激,所以黑白圖卡的確有其效用。但寶寶滿月後,視神經已經能接收顏色,就可以改用懸吊式的音樂鈴,藉由色彩和聲音促進神經細胞發育。」

 

1至2歲前

腦部&心智發育
開始發展溝通的重要關鍵「語言能力」,約1歲半能有意義的喊出「爸爸」、「媽媽」,甚至會說少數名詞「車車」、「球球」等。

張旭鎧老師提及臨床上常觀察到的現象──不少孩子有語言發展愈來愈慢的趨勢,進一步了解會發現,現代人孩子生的少所以格外呵護,養成孩子茶來伸手、飯來張口的習慣,一個小動作大人就能猜出他的想法,不常表達因而造成語言發展緩慢。

對此,張旭鎧老師建議家長提供孩子更多練習機會,當孩子提出要求時,不要立刻猜測他的需求,讓他自己練習如何用語言表達心中想法,累積了成功的經驗,孩子會明白開口說話的表達效率更高。

 

肢體發展
寶寶已經開始學習走路,全身協調性比1歲前進步許多,大肢體能力發展已經從「轉位」進步到「移位」,此階段首要的協調重點是雙腳,從走得穩到開始小跑步、雙腳跳躍,也有比以前更佳的平衡能力,家長更應著重提供孩子充足的探索空間、更多接觸不同環境刺激的機會。

雖然兒童健康手冊上註明各年齡的發展量表,讓家長了解孩子何時會發展哪些身心能力,但有時家長卻誤以為「時候到了能力就自然會出現」,真正的事實卻不然,每個發展階段都是連續而動態的,孩子需要從小擁有練習的機會,肢體協調性才會有更好的呈現。

 

2至3歲前

腦部&心智發育
學者們認為:「3歲定終生。」從科學的角度解釋,此時是另一個神經連結加強期,也可說是神經發展的黃金期,腦部神經元正大量且密切的溝通連結,充分刺激會讓腦神經網絡更加繁茂,並非指3歲就能夠看出孩子未來的成就。

在語言表達上,2至3歲的孩子喜歡節奏明快、歌詞簡短易懂的歌曲,有時也會跟著哼唱幾句。孩子的敘述方式就像解讀圖卡,可以片段說出簡單的短句,但串聯的組織能力仍在建構。能理解生活中多數的情境,開始學習發問、會使用否定句拒絕、有簡單的因果概念,比方說:「因為糖果掉到地上好髒,所以不能吃了!」。

 

肢體發展
孩子在2至3歲時,肢體發展進步到精細動作,手指的操控與協調有明顯的進步,對體積小的物品能抓握得更穩。

張旭鎧老師表示,此時家長可利用「騎三輪車」觀察大動作發展,因為孩子腿部伸直的肌肉張力較強,剛開始會學著踢腿讓車向後退,接下來會發現,曲膝踩小碎步能讓車子前進,最後才踩上踏板,由大人從後面推車讓孩子感受踏板帶動雙腳的律動,多練習幾次就能學會騎三輪車。

也因為此一階段的孩子是精力旺盛的好奇寶寶,家長要主動營造讓孩子學習的動機,閒暇時常到公園、餐廳、書店、展覽等體驗不同的情境刺激,孩子也從中會發現學習的樂趣。

 

3至4歲前

腦部&心智發育
大腦進入認知強化期,懂得創作不一樣的語彙,腦部在接收學習刺激之餘能同時整合,懂得將短句連結成長句,口語表達完整度增加、說話流暢度增進,還能理解複雜的指令句。

除此,孩子對生活周遭的大小事都覺得有趣,喜歡主動描述經驗,能理解形狀、數字、數量、早晚等抽象概念,對每件事都展現十足的好奇心,總有接二連三的疑惑要爸媽解答。

 

肢體發展
此時發展重點在於手部精細動作的操作,應提供孩子玩具車、積木等可組裝的玩具,一來有助練習精細動作,再者,自由組裝讓創意有更多發揮空間。

即便孩子對玩具的使用方式超乎常理,只要沒有安全顧慮不妨順著他的想法,就連畫畫也一樣,誰說香蕉一定是黃色、蘋果一定是紅色呢?

 

其實從小在各方面擁有許多空間發揮創造力的孩子,進入小學後,無論從美術作品、科學展覽等方面來看創意發揮,都會比一般人有更好的表現,偶爾陪孩子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也很不賴呢!

網路轉載

文章標籤

雅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